top of page
奇.jpg

何為「有道德的人」?

  • 2024年12月25日
  • 讀畢需時 5 分鐘


在人生字典 第一頁 序文中最後有一段文字內容

奉勸:若是能認知者,而是「有道德的人 — 但願大家一起來,自行去傳揚給親朋好友;『目的』能給予下代子孫—【做自己的主人】!這就是「民間友情如同天地之親情」的唯一正確「善道積德法」


這篇文章要和大家深度探討的主題是(「何為「有道德的人?」」

我們將從元老3個人物代表的事蹟、成就、思想等方面,抽絲剝繭找出這之中的共性特徵,來佐證作者張國松書冊中「有道德的人」的意思,一定要看到最後方能知曉。


書中提到的三位代表人物——秦始皇、孫中山以及張國松,被認為是天地五界元老精靈鼠者下界投胎的代表。他們的行為、思想和成就,傳遞了陰府希望帶給人類的訊息。


這三人雖然來自不同的歷史時期,但在他們的努力與理念中有一些共同點,值得我們深入探討。他們的行動和貢獻展現了對「統一」、「創新」、「啟發」和「深遠影響」的追求,並傳達了關於「道德」的重要內涵。


現在我們閉上雙眼回想一下


首先

第1代表 秦始皇(大約西元前259年至前210年間)

是中國歷史上首位統一六國的君主,以其卓越的政治與軍事成就被譽為“千古一帝”。以下為其主要貢獻與歷史意義:


1.統一華夏版圖與中央集權

秦始皇透過遠交近攻的連橫政策,結束戰國亂世,首次實現華夏大地的政治與領土統一,奠定了中央集權國家的基礎。


2.制度創新與長遠影響

建立郡縣制、統一度量衡、貨幣和文字等,推動社會穩定與發展。其法家思想治國的模式,為後世提供了中央集權的治理樣板,影響中國兩千年歷史。


3.邊疆與民族完整的捍衛者

為保衛華夏領土,派遣大軍駐守邊疆與長城,維持國土完整。南越王的任命和後來的歸降,體現了他對國家統一與民族融合的堅持。


4.重新認識的歷史角色

傳統教育對秦始皇多以殘忍暴君形象描述(如焚書坑儒),但隨著更多資料的發掘,這些觀點被認為可能過於片面。如今,其統一華夏與促進民族整合的貢獻得到更多認可。

秦始皇的歷史功績展現了「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」的精神,儘管對其評價仍具爭議,對在政治和地理上,為華夏民族保全中國版圖的統一。對後世中國歷史的影響深遠流長。


第2代表 孫中山(西元1866年至1925年)

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,推翻清朝封建帝制,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專制歷史,創建中華民國,為民族統一和國家現代化奠定了基礎。


他提出三民主義,包括民族的獨立、民權的保障和民生的改善,成為國家發展的重要思想指引,推動現代國家的形成。


孫中山通過革命實踐和思想著述,啟發民眾追求民族獨立、社會平等與國家富強。他的「世界大同」理念主張全球和平與各國和諧合作,展現了他胸懷天下的理想格局。


孫中山在其著作《建國方略》中曾說明「人類進化之目的為何?即孔子所謂『大道之行也,天下為公』,反映了他追求人類進步與公共福祉的願景。推行中華民族統一和三民主義思想上的傳遞,為理想「大同世界」努力。


第3代表 作者張國松 (西元1951年至2014年)

民國40年出生,大半生投入《天地五界叢書》著作,共歷18年書寫數十萬字,一直到全部真相書籍定案後,歿於103年,為後人留下了包括《風雲道者經典錄》中的三本重要著作:《人生大挑戰》、《人生字典》和《宇宙歷史》。為人類揭開宇宙萬物循環機制,以及「人生修行」的正確方法與指導方針。


為人類出禪探索真相,重新定義生命價值與修行意義,幫助人類理解萬物循環機制,激發對生命本質的深度思考,並為「人類正確修行」提供清晰的價值導向。其行為處事符合「大道之行也,天下為公」的精神。


每一個代表人所處世後,都是時代的大轉變,如今你我及全人類都將是這個主要時代轉變下的見證者。


這三位不同歷史時期,天地五界元老精靈鼠者下界投胎代表人物,都是以“大道之行也,天下為公”之精神作為行為與處事的價值觀。


大道: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道統,是人認識到萬事萬物對立又統一的自然規律,明瞭天地萬物陰陽本為一體關系的真相,所以胸懷對待任何事物都如同對待自己一樣的同理心,強調「 公心 」。


現在我們再來回顧國父孫中山曾經提及的思想言論,在其著作「宇宙進化論」提及:

「物種以競爭爲原則,人類則以互助爲原則。 社會國家者,互助之體也;道德仁義者,互助之用也。人類順此原則則昌,不順此原則則亡。」


國父孫中山認為,「人類進化」應該是「道德文明的進化」,而不是「物種天演」的殘酷競爭。他指出,人類應該追求像孔子所說的「大道之行,天下為公」的理想。


強調,人類應該通過道德提升和互助合作,來追求和平與世界大同的理想,讓進化論不再只是「強權就是公理」的理論,而是邁向文明進步的指引。


國父是世界上著名的道德領袖,他常說「有道德始有國家,有道德始有世界。」主張以人格治國,對中國固有道德非常重視。 沒有道德,國家就不能生存,中國若要永遠屹立於世界,必須以道德為基礎。 唯有維持較高的道德水準,國家才有希望,而至於不墜,長治久安。


現在我們再從中國固有道德來試著解釋說明,何為道德?


《論語•學而》中有提到:君子務本,本立而道生。

透過註解:「本者,仁也。道者,即人道,其本在心。」


即為人道,其本在心

接下來,身為人類的我們從人道的角度,分別對「道」與「德」進行通俗的解釋:


「道」:指人在世間對「道」外在的行為與觀點,是屬於人道範疇的概念。它泛指人類在世間應當遵循的行為準則,旨在指引人們的言行符合社會秩序與倫理要求。


「德」:指人在世間的內在德性、品行,體現王道的核心價值與實踐。


道德:是指人類在社會中應遵循的行為準則與內在品行的綜合體現


現在我們來解析《人生字典》 第一頁 序文

奉勸:若是能認知者,而是「有道德的人 — 但願大家一起來,自行去傳揚給親朋好友


簡單白話就是:

有讀過書冊而能認知真相的讀者,有心要推廣書冊,一切當以「公」為準則,不可假公濟私,因為書冊內容是「陰府」所要傳達的真相,推廣者要有道德的自我約束,千萬不可以因為知道部分真相而起私心行圖利之事,當以公事公辦,做好職責之所在去推廣書冊給大眾知曉。


例如.不可以因為知道真相而利用書冊取名方法,起私心幫人取名收費


好了,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!如果今天的主題內容能帶給你一點新的領悟和啟發,阿奇就心滿意足了。接下來阿奇會不定期的持續分享人生考場的進階話題,記得訂閱頻道並打開小鈴鐺,並把影片分享給有緣人!衷心祝福每位點讚的兄弟姐妹們!關注阿奇,讓我們一起探討人生考場的深度話題。那麼,我們下次見!



歡迎有空來這走走看看

「阿奇人生筆記」 的 Youtube頻道連結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@achinote




Commenti


  • Facebook
  • Instagram
  • Linkedin
  • TikTok
  • X
  • Line
bottom of page